致敬“她”力量丨在急诊科上班的姑娘,不一般
有这样一所医院,118年间,默默矗立在古老的北京东交民巷。住院部大门北侧,有个24小时灯火通明的地方,在这里时间都要靠“抢”,因为耽误一分钟,就多一分危险。
这里就是我们今天故事主人公们的“战场”:北京医院急诊科。
北京医院急诊科于1987年正式成立,科室内所有女性工作者平均年龄不过32.8岁。在医院危重症病人最集中、抢救任务最为繁重的科室内工作,值班时她们最怕什么?工作中有哪些印象深刻的事?妇女节前夕,我们和她们中的一些人聊了聊。
白衣执甲的她们,怕什么?
护士彭可毕业不久,去年9月才定科正式留在急诊,她幽默地说,急诊科有一个“传统”:怕有人吃芒果,“因为‘芒’和‘忙’同音嘛。”
不过,彭可不怕棘手的工作。“急诊科的每一组班都是一个团队,老师们能力都特别强,特别有经验。所以突发抢救,我是不怕的。”
医生陈曦的“恐惧”则现实得多,她最怕患者情况危急时,家属拿不定主意,“有一次我们着急抢救,但家属还说要再商量商量”。还有一些家属情绪太过激动,难以有效沟通,也怕耽误治疗时间。“来急诊科的都是急症患者,需要医护人员迅速作出反应。诊治过程中跟家属沟通是很大的挑战。”
“一般职业体会不到”
“当一个生命即将逝去,又被你努力抢救回来,这种感受不是一般职业能体会得到的。”副护士长童萍这样解释医护工作的成就感。
一次,童萍夜里带着护士巡视病房,一名病人突然全身抽搐,失去意识,心电监护显示其处于室颤的状态。童萍立即让同行的一名护士去叫医生,另一名护士准备除颤仪,自己则为病人进行胸外按压。
经过紧张的抢救,病人终于苏醒。童萍问对方是否知道刚刚发生的凶险情况,“他说自己什么都不知道,只记得醒过来之前觉得眼前有一道光,顺着光的方向是我一直在叫他,睁眼就看见我们了。”
“这种不负别人性命相托的成就感,别的行业感受不到。”
她们在想什么?
然而,职业生涯中并非总是“高光时刻”。当她们面对无法挽回的离别,心中也有万般滋味。
“无力又内疚”
看到患者的生命体征一点点消失,无法救回,彭可说自己有一种深深的无力感。这样的感受既来自于她深知目前的医疗水平无法治愈所有疾病,也来自于感慨人类无法逃脱生老病死的自然规律。
即便如此,彭可仍会心怀愧疚。“明明上午还与我有说有笑,说要好好治病早日出院的患者奶奶,到了晚上就突发病情恶化、与家人阴阳两隔。我会很内疚,在病魔面前为什么自己这么没用。”
“不许插队”
作为一名老护士,童萍面对生命的离去坦然了许多。她形容,人从出生的那一刻开始,就排上了走向死亡的队伍,医护人员要做的,是把“插队”的人拉出来,让他们去后面排队。
童萍接受不了年轻又鲜活的生命突然从眼前消逝。“遇到年轻的病人突然离世,我会回想自己在那个年龄做了些什么,又会想到对方没有机会经历更精彩的人生了,真的特别特别心痛。”
“不服”
在急诊科工作,陈曦见过了很多生离死别。“病人离去时,工作性质不允许我的情绪像病人家属那样激动,因为我还要照顾其他病人。”
面对无法挽回的生命,陈曦也会觉得无力,但更多的是不甘。曾有一位病人在急诊科待了一周,她每天从早上八点守到晚上八点,所有能想到的挽留病人生命的操作都用上了,但病人的身体还是一天比一天差。
“有一天下班的时候正好下雪了,我走在路灯下看着雪,心里特别特别难受,觉得很‘不服’。”
给学生上课时,陈曦会问他们读研或者临床选了什么科室。这个问题问了5年,没有人回答过急诊。陈曦非常理解:“急诊劳动强度大,太累了。”
时间回到2006年夏天,当已经完成临床实习的陈曦面临选择研究生方向时,尽管早已清楚急诊的苦与累,她还是坚定地选择了加入。“因为觉得急诊是病人和家属最需要医疗和关注的科室,我能用自己的能力帮助他们。”
急诊是医疗的前哨,医护是冲锋的战士。如今,陈曦仍在践行着自己的初心,从未辜负当初的选择。急诊科还有无数像她一样的医护,身披白衣,化身那堵挡在病人与死亡之间的高墙。
致敬!
她们时隔28年重返世界巅峰,她们在生与死之间筑起一面墙,她们为嫦娥探月默默耕耘……中央和国家机关有很多杰出女性,她们在各自领域贡献力量。妇女节临近,央视新闻推出专栏《致敬“她”力量》,致敬每一个了不起的“她”。
▌本文来源:央视新闻微信公众号(ID:cctvnewscenter)综合北京医院
往期回顾
监制/李浙 主编/马文佳
记者&编辑/杨惠珺
校对/高少卓
文内图片由采访对象提供
封面图来源/视觉中国
致敬!↓↓↓